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国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国别

势力范围

割占或租借地

德国

山东

强租胶州湾

俄国

长城以北和新疆

强租旅顺、大连

法国

广东、广西和云南

强租广州湾

英国

长江流城,云南、广东

强租“新界”、威海卫

日本

福建

制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备注:“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材料二  当西方列强和日本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时候,美国正热衷于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美国立即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想在中国夺取港湾,但当时美国尚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国内又掀起了反战运动。在这种形势下,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所谓“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求“利益均沾”、贸易机会均等。主要内容有: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千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门户开放”政策,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利益均沾”原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

材料三  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中的几段叙述: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阅读材料一,指出哪些因素导致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结合材料二,指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这一政策使列强侵华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3)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1)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确立,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列强被起了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请政府的战败(腐败落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的获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得使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给于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事端。(每条2分) (2)目的:企图利用“机会均等”手段,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现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凭借其经济优势从列强手中分得一杯羹,均沾、争夺在华利益。 新变化:使得列强在华利益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原因:列强在争夺在华利益上矛盾重重相互牵制,任何一国都不能完全瓜分中国; “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在华利益争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的方式演变为通过清政府这个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最主要原因,是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表现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反侵略决心,粉碎了列强将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美梦。 【解析】 (1)结合所学,可以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影响和三国干涉还辽的讹诈等方面归纳,可以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确立,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列强被起了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请政府的战败(腐败落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的获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得使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给于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事端。 (2)结合材料“美国尚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贸易机会均等”“门户开放”政策,是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利益均沾”原则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可见,美国企图利用“机会均等”手段,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现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凭借其经济优势从列强手中分得一杯羹,均沾、争夺在华利益。而新表现指使得列强在华利益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可见,列强在争夺在华利益上矛盾重重相互牵制,任何一国都不能完全瓜分中国;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表现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反侵略决心,粉碎了列强将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美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

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1972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其后,尼克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頓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材料表明

A. 手握重兵的军人积极表态

B. 国民政府积极抗日的宣言

C. 学生的爱国热情激荡全国

D. 各路军阀对政府施加压力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

B. 它具有明显的民主性

C. 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 它直接加速了清王朝灭亡

 

查看答案

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 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

B. 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

C. 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

D. 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

 

查看答案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