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由上而下形成的;市镇则主要由于经济的原因,即乡村与商品经济联系的扩大,由下而上形成的。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市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市镇,但市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A. 市镇分布受制于政府与市场
B. 地域性商帮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 农业对市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D. 重农抑商使市镇经济陷入停滞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B. 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 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
清华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娶西申女子为妻后生平王,幽王因宠爱褒姒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平王逃到西申受到申人保护,周幽王起兵西申战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说明
A. 西周末年中央集权逐步弱化
B. 母族干政是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C. 异姓诸侯始终是西周不稳定因素
D. 宗法血缘仍是政治斗争焦点
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现代政治文明倡导民主与法制,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德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民的权利做了哪些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哪些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频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