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 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C. 已经注意到对中国国情的分析
D. 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 强调信念一致
B. 强化公仆意识
C. 充实人民语言
D. 彰显平等精神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一条款应出自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不是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清政府
A. 近代外交经验缺乏
B. 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不懂得国际公法
D. 政治制度落后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B.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D.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