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曾经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作了这样的说明:“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到相当程度之后,就要打到外线……这时时机成熟了,就应该转到外线,否则就要吃亏。”解放军开始“转到外线”的重大行动是
A. 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 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 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 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9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以40万人的伤亡,造成日军近10万人的死伤,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该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有学生在查阅日本投降资料时,找到一份报纸,(中央社东京一日路透电):日本帝国大本营遵麦克阿瑟元帅之训令,通令国内外之各日军司令……向盟军司令无条件投降。中国方面(东三省方面者在外)及台湾、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之日军,将向蒋委员长投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盟军的援助是抗战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 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①消灭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③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该纲领表明中共
A. 第一次确定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B. 成为共产国际的支部
C. 已经注意到对中国国情的分析
D. 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A. 强调信念一致
B. 强化公仆意识
C. 充实人民语言
D. 彰显平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