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

“(明朝)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的“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A. 执行诏令

B. 审核政令

C. 决策军务

D. 协理奏章

 

D 【解析】 材料“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反映的是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由此可以知道这里的“中级官员”也就是殿阁大学士。它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一个侍从机构或秘书机构。所以D项正确。ABC都不是殿阁大学士的职能,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学家阎步克根据史传统计了西晋时期被察举者的社会出身,在所得131例中,高官贵戚子弟占16.8%;中级官僚子弟占20.6%;下层人士占32.1%,蜀吴亡国以后被察举的士人占30.5%。这表明

A. 察举制度日趋完善

B. 选官逐渐向下层士人倾斜

C. 门阀政治开始兴起

D. 政府注重扩大统治基础

 

查看答案

“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也往往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 科举制度

B. 察举制度

C. 分封制度

D. 九品中正制度

 

查看答案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 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B. 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

C. 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

D. 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查看答案

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 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 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制度。下列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其长官的出任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B. 地方长官都受到最高统治者绝对控制

C. 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D. 都是中央政府长期实行的行政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