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竹枝词:“千山万壑赴京门,不失人兮不失言。尤便好官订暗码,个中托嘱最温存。”...

清末竹枝词:“千山万壑赴京门,不失人兮不失言。尤便好官订暗码,个中托嘱最温存。”词中描写的是

A. 地铁

B. 电报

C. 火车

D. 轮船

 

B 【解析】 电报主要是翻译密码,“尤便好官订暗码”说明是电报,B正确;地铁、火车和轮船属于交通工具,A、C和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马车、人力车、汽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除了少数富贵之家自备外,人们主要是临时租用,虽然也因高低档次而有价钱高下之别,但人们主要是依据自己财力选择。这说明

A. 出行方式的上下阶层差别已消失

B. 人们出行方式商业化程度大增

C. 代步工具有明显的政治等级色彩

D. 交通工具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钏影楼回忆录》记载:“上海那个地方是开风气之先的,外国的什么新发明、新事物,都是先传到上海。”下列不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是

A. 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B. 1906年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

C. 1924年有公共汽车运行

D. 2003年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

 

查看答案

清末重臣沈葆桢曾言:“铜线铁路,如有其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一语道出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近代以来中国的铁路发展按建成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最早的地铁

②青藏铁路

③上海磁悬浮列车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

《他改变了中国》写道:“‘解放思想’的三个关键时期:1978年(邓小平的) ‘实事求是’战胜了(华国锋的)‘两个凡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使改革充满活力;改革所有制对经济进行重组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第三个“关键时期”密切相关的是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五大

 

查看答案

1992年辞官“下海”者有12万人,不辞官却又投身工商业的人超过1000万。另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在经商。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街上遇到三个人,就有四个是老总。这一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 公私合营的展开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