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这一变化说明
A. 意识形态影响决定国家对抗
B. 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
C.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 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传统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还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映衬出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据民国初年报载,“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这一变化反映
A. 西装已代替传统服饰
B. 服装款式多样缺乏审美
C. 儒家礼教思想的崩溃
D. 服饰的礼制限制被淡化
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
A. 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B. 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
C. 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
D. 提出经济要均衡地发展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 记载 |
《田舍》 |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
《全唐诗补逸》 |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
《唐大诏令集》 |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
《全唐史》 |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
A.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C.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唐代设立政事堂,三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推进决策民主
C. 抑制宰相权力
D. 平衡三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