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中国旧时政府法定货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 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 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 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写到:古人忠愤,异代略同,借热情规划商情,要与前人分一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望大家保全时局,莫教美利让四方。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 重义轻利思想
B. 维新图强思想
C. 实业救国思想
D. 中庸自保思想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 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 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据记载,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剪辫后兴起的博士帽、草帽、卫生帽及毛绳便帽,大多来自外埠。……青年妇女则纯用长衫短裤,不逮膝、露腿赤胫,争趋时髦。”该时期是
A. 鸦片战争后
B. 甲午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新中国建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