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是1873年和1882年刊登在《申报》上的两则广告。这两则广告
A. 都含有推销外国机器的目的
B. 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体现了实业救国的要求
D. 带有明显的西洋味道
民国末期,上海市民经常拥挤在米店门口抢购大米,有人抱怨说:拿着一口袋钱买不到一口袋米。甚至有报刊以醒目标题《六十亿元值几何?仅买七十七粒米》刊出相关报道。这突出反映了
A. 上海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B. 国民政府的金融体系彻底崩溃
C. 社会动荡造成米价居高不下
D. 不法商贩囤积居奇扰乱了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 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C. 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表明
A. 男女平等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 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C. 报纸成为宣传新思想的主要形式
D. 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观察下面根据明朝农书整理的数据,它反映出当时江南的农业
A. 注重精耕细作
B. 农业工具落后
C. 农业经营市场化
D. 革新了农耕技术
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 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 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C.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 让俄国工业化水平迅速赶超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