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苏州“盛产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向全国乃至海外。又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食粮,又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
A. 苏州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
B. 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 苏州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中原人口的日渐流失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
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
B. 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C. 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
D. 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就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前期“西学东渐”演变历程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述演讲的主题思想,并写出反映该主题思想的相关文章的名称。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之路既有各自特色,又有共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解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路德维希艾哈德(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二战后联邦徳国实行什么经济模式?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联邦德国“国家的主动性”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991年4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运行实现了117个月的增长,是美国1854年开始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扩张,也是美国进入新经济的标志。在这近十年的扩张中,美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1992至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増长率为2.8%,1998年至2000年GDP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7%,3.5%和3.7%。
——杨芳《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