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摘自胸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二  亚当·斯密曾说:“中国历来是世界上最富裕,也是一个最肥沃、耕耘最得法、最勤奋而人口最众多的国家……然而,马可·波罗在500年前游历该国的记述,与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可能远在当日之前,这国法律与组织系统容许她聚集财富的最高程度业已到达。”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特点。

(2)材料二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传统经济存在什么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1) 经济模式: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规模较小、相对封闭等。 (2) 现象:中国传统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原因:农业——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商业——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等。 【解析】 第(1)问,“经济模式”,依据材料一信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得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规模较小、相对封闭等角度分析。 第(2)问,“现象”,依据材料二信息“马可・波罗在500年前游历这国的记述,与今日旅行该国者所说几乎一模一样”得出:中国传统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擦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 新旧风俗杂陈

D. 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掀起了办报热潮,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报刊,如王韬的《循环日报》、梁启超的《时务报》、严复的《国闻报》、孙中山的《中国日报》。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为传播进步思想,开启民智

B. 都采用白话文写作

C. 都为满足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D. 都为宣传革命思想

 

查看答案

一位英国外交官描绘道:“驻在南京的浙江部队,用很特殊的方式来庆祝孙文博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白天,他们的队伍带着剪刀做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上游行,对他们所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着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这反映了当时“剪辫”

A. 实现了社会上易风移俗

B. 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 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D. 破除了封建守旧思想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53~1985年期间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A. 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

D. 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