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记载,周人祭祀鬼神时,“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同理,社稷山川之神,都是“有功烈于民者”。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B. 以民为本思想不断发展
C. 民间迷信风气较为浓厚
D. 盛行以人为本的宗教观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朝鲜半岛是整个东北亚的地理要冲,是世界上大国利益影响最为深刻的地区之一。根据雅尔塔协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北。朝鲜、韩国成立之后,美国和苏联相继撤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韩双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取得在韩国长期合法驻军权。1991年苏联解体后,朝韩关系总体趋向缓和,韩国人民反对美国驻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美国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故坚持在韩国驻军,并不断要求韩国增加驻军费用。朝鲜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停止美韩联合军演,美国以朝核问题为由拒绝撤军。
——摘编自李华《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韩国驻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坚持在韩国驻军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中叶,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当时在官学读书的生员待遇优厚,可免除徭役、税粮,故势力强大的地方乡绅趋利而为,假冒籍贯现象泛滥。为此,张居正实行生员管理制度改革,规定: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地方向上推荐生员时,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对岁考中发现的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生员中凡是敦本尚实,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如有益惑人心、伤风败俗者,不论学业如何,立即开除。但改革仅持续了七个年头,即被废止。此后,明代生员管理中的固有弊端逐渐恢复。
——摘编自史仲文《百卷本中国全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 | 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 | 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 | 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
21世纪以来 | 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6年,美国各大城市35万工人在美国劳联大会的号召下举行总罢工,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其中芝加哥的工人表现尤为英勇。虽然这次斗十没有取得全面胜利,但“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1889年7月14日,各国社会主义者在巴黎召开了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1890年5月1日举行国际示成”的决议。后来这被视为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标志。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工人统一行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示威游行。
——摘编自杨玉生《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考证》
材料二 1920年,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哈尔滨等地的工人和学生举行了庆祝“五一”的活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开始。此后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五一节的纪念活动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即使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到镇压,也从未间断过。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并规定全国放假一天,每年“五一”,举国欢庆,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人们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一次修订了1949年12月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黄金周”。
——摘编自王云红《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