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出自德国学者藤尼斯1887年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也早于中国的实践。欧洲早期的救济工作就发挥了社区的重要作用。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德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济贫改革,其要点就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结合社区中教育、卫生、福利及宗教组织”的力量;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旨在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居民自主自立精神,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二战以后,联合国借由“社区发展计划”来推动社区发展,借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
——吴晓琳等《“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
材料二 汉以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农村存在着一个信仰儒家意识形态的地主阶级,他们“官于朝,绅于乡”,实现乡绅自治,使得社会组织中层和上层官僚机构有效地衔接整合,起到沟通官府与民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宗法组织也能够和政府管理衔接,宗法族长、家长往往把监督族人完成课税、服役、承办官府事务作为自己的要务。这样就形成了国家官僚机构、乡绅自治、宗法家族三种组织层次,均认同儒家意识形态,因此,我们称之为“宗法一体化结构”,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整合方式。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著《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宗法一体化结构”形成的原因和积极作用。
雨果在《九三年》中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中朗德纳克、郭文、西穆尔登三个特点鲜明的人物,通过三人间的冲突与映衬,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最终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一作品
A. 全面揭示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思想
B. 代表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
C. 折射了启蒙运动伟大思想的光辉
D. 是新古典主义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家父出卖家子三次,家子即脱离家父”。家父对隶属于他的后裔的财产和生命拥有绝对支配权,但家子能够和家父一样自由地投票和担任执法官。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重视法律程序公平公正
B. 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C. 保障家庭内部尊卑有序
D. 公法与私法协调共存
下表反映出这一时期
A. 国家实行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
B. 农业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 工业化发展服务于农业的发展
D. 单位面积产量提升使产量提高
1936-1941年,“大后方”新增工厂及资本统计情况如表所示:
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 私营企业趁机大发国难横财
C. 工业布局改变增强抗战基础
D. 抗日根据地加强了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