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经济的新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
B. 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
C. 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
D.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下表为1894~1921年中国机器进口增减变化表。这种变化说明
年份 | 进口货值(千海关两) | 占全国进口商品总值比重(%) |
1894 | 1120 | 0.69 |
1913 | 8542 | 1.46 |
1921 | 59051 | 6.15 |
A. 主权丧失损害对外贸易 B. 西方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 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 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中国民族机器织业的主持人或创办人,都是缺乏手工棉织业主经历的业外者,有官僚、士绅、买办、商人等,却没有棉纺织业手工工场主身份。这种状况
A. 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长期萧条
B. 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C. 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D. 折射出中国民族工业特殊性
为了避免各家竟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水路运输费用)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B. 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C. 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 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读《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类别年份 | 原料(%) | 手工制品(%) | 机器产品(%) |
1893 | 15.6 | 81.8 | 2.6 |
1910 | 39.8 | 41.4 | 18.8 |
1920 | 40.1 | 39.4 | 20.5 |
A. 中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 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原料产地
D.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