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鸿章答记者问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

李鸿章答记者问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李鸿章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李鸿章: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以上摘引自《帝国的回忆》

问题:

(1)李鸿章在美国的见闻中对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中美两国历史发展呈现怎样的不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答记者问?

 

(1)一般层次:美国摩天大楼;中国没有。 较高层次:美国的摩天大楼;美国现代化的成就令李鸿章钦佩;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2)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代化水平落后;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美国重视教育,男女受教育程度高;中国教育落后,普及程度低,妇女受教育权不被重视。对外政策不同:美国资产阶级欲对外输出资本。中国欢迎来华投资,但要保护国家主权。 (3)本题采用分层、分项评分法;评分观察的要素包括: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参考观点(视角)李鸿章看到了中美差距;态度开放,主张向西方学习;甲午战败,对西方的开放既有主动,更是无奈;但又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强调国情。同时,也有保守的一面;只看到时代趋势的某些方面,没有看到政治民主化的趋势。存有个人的时代局限性。 外交辞令与真实意图:李鸿章的个人身份与想法的真实性(答记者问);李鸿章答记者问与政府官方立场的差异。 【解析】 (1)由材料“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可知,李鸿章最感兴趣的是美国摩天大楼,原因是中国没有,李鸿章对美国的现代化成就感到非常佩服。 (2)结合所学和材料的“摩天大楼”可知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丰硕;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代化水平落后。由材料“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可知中美两国在教育层面区别较大,美国重视教育,男女受教育程度高;中国教育落后,普及程度低,妇女受教育权不被重视。由材料“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可知,中美两国对外政策不同,美国资产阶级欲对外输出资本,而中国欢迎来华投资,但要保护国家主权。 (3)因为这份采访稿是一份外交辞令,所以首先要分析李鸿章这篇采访稿的真实意图,探讨其言说的可信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分为二的方式予以辩证分析,一方面要看到李鸿章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面对现实的无奈,一方面也要看到其对世界发展趋势判断的片面性,进而分析出他的时代局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的记忆

照片,能够定格历史,珍藏记忆,见证历史的变迁。

 

问题:

(1)图1、图2都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图1、图2中人们在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相似情感背后的差异。

(3)对比图1与图3体现的历史事件,从外交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图3、图4反映出国际格局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中外文化交流

中学西传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西学东渐也促使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写在相应空格中)

 

A火药B《几何原本》C活字印刷术D马克思主义E进化论

(2)若就提纲中的(三)展开陈述,可选择以下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A.

B.

C.

D.

E.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是1979年最早重返中国内地市场的国际知名品牌,是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上海公报》发表

B. 中美正式建交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尼克松访华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解放战争中的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利用市场机制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自由主义政策

D. 计划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