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
A. 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 自耕农经济农民生活富足
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 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关于草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市最早出现于西汉
B.南北朝时出现管理草市的“草市尉”
C.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宋朝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述评材料中,往往可见“祈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这说明
A. 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B. 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C. “祷雨”是地方官主责
D. 重农思想影响官员升迁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统治阶级的提倡
B. 国家分裂的影响
C. 社会人口的增加
D. 铁器、牛耕的出现
李鸿章答记者问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抵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9月2日,李鸿章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阁下,您在这个国家的所见所闻中什么最使您感兴趣呢?
李鸿章:最使我感到惊讶的是20层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楼,我在中国和欧洲从没见过这种高楼。这些楼看起来建得很牢固,能抗任何狂风吧?但中国不能建这么高的楼房,因台风会很快把它吹倒,而且高层建筑若没有你们这样好的电梯配套也很不方便。
记者: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我们的习惯是送所有男孩上学。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上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记者:阁下,您赞成妇女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家庭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这是由于我们的风俗习惯与你们(包括欧洲和美国)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并将最适合我们国情的那种引入国内,这确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清国政府非常高兴地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我的好朋友格兰特将军曾对我说,你们必须要求欧美资本进入清国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企业,帮助清国人民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我们欢迎你们来华投资,资金和技工由你们提供。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物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以上摘引自《帝国的回忆》
问题:
(1)李鸿章在美国的见闻中对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反映出中美两国历史发展呈现怎样的不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