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A. 驱逐满人
B. 汉人掌权
C. 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与友人论时局时说:“汝以为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中国下层愚氓,民气已动,将及于士大夫。”容闳在这里
A. 肯定义和团民众蕴藏的力量
B. 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
C. 强调义和团民众的愚昧无知
D. 指明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源
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
A.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C. 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地途径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 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 清政府的军队腐化堕落不堪一击
D. 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也正是基于这种需求。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 勒索赔款
B. 协定关税
C. 建立租界
D. 割香港岛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员选拔标准制约教学内容 B.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 科举制形成的价值观念取向 D. 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