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A. 孔子的民本思想
B. 荀子的治国思想
C. 孟子的义利主张
D. 墨子的兼爱思想
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权威的加强
B. 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 选官制度的变革
D. 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这些做法
A.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 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 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 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据史料记载: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图1、图2即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
战国燕“平阴都司徒”印 战国齐“东武城攻师鈢”鉨
A. 官印最早产生于燕齐两国
B. 战国官印具有统一的风格
C. 战国时期集权体制逐渐形成
D. 玺印制度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A.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