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中共总前委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该纲要作了以下军事部署:西路作战集团集结于九江至安庆地区,东路作战集团集结于镇江至江阴一线。根据这一部署,随后人民解放军
A. 展开战略反攻
B. 实施辽沈战役
C. 进行淮海战役
D. 发起渡江战役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B. 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
C. 人民解放军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D. 人民解放战争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百团大战”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 百团大战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 侵华日军老兵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百团大战的描述
D. 电影作品《百团大战》
1937年12月,在中国的英国记者田伯烈报道:“在这一个时代中,我们找不出什么事情足以超越日军的暴行。”“日军的暴行”是指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旅顺大屠杀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笔记中记载: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墙遭攻破,该墙被占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淞沪会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
材料三 鸦片战争替英国商业开辟了中国市场。厦门地区在1845年即因洋布的输入而使“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浙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滞不能出口。”马克思曾说“自从根据1842年的条约而开放中国市场以来,中国出产的丝茶向英国的输出额不断扩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新天新地”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把英国推进“新天新地”的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现象?并概括英国殖民侵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