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B.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C. 原先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
D.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是
A.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B. 古巴导弹危机
C.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D. 欧洲联盟的建立
1964年1月,戴高乐不顾美国的抗议,在外交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解释说这只是“承认世界现状”。并且,他在东南亚也发起挑战,而当时美国正在干涉越南。这表明
A. 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法国企图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
C. 欧洲正在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
D. 欧共体形成挑战了美国的地位
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反映了
A. 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 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姜宪明、何苗的《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2009年):“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下列关于“政治军事领域”联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剧了美苏矛盾
B. 维护了世界和平
C. 引发了美苏冷战
D. 导致了朝鲜分裂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
A. 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 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
C. 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 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