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

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一直到1794年,以福克斯为首的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B. 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C.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

D. 两党制与内阁制无法并存

 

A 【解析】 据材料18世纪初英国国王……把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 直到1794年,以福克斯为首的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等信息可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王对反对派的称谓,没有体现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王对反对派的称谓,没有体现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C错误;D与材料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A.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查看答案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人民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均引自《明夷待访录》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周游列国、主张未被各国采纳之后,孔子晚年回到了哪一诸侯国?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继续致力于“政治理想”的实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成为“国家正式教义”的标志及其原因。

(3)黄宗羲的思想广受关注,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

①“其所论之民本思想实上继孟子贵民之绝学,下开梁启超、孙中山诸氏民治思想之先河”。

②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咨议机构”、“立法主体”两方面与近代西方民主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你同意哪种观点?若同意①请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若同意②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论证。(只答序号不写理由不得分)

 

 

查看答案

世界体系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

1825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口”

1849年

英国废除《航海条约》,并完全征服印度

拿破仑三世时期

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

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根据人民版《历史必修2》整理

材料三  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规则,有些最惠国条款明文把第三国写作“其他基督教国家”。

——《“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形成世界市场的主要条件。

(3)材料三反映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有何变异?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贸易关系中的相关史实,从经济角度说明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两重影响。

 

 

查看答案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摘编自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等

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著《法国文化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材料三  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科学

自然科学

历史地理

社会科学

哲学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