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 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 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中共建国思想趋向成熟
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二世把当时的反对党人士称为“流氓”“无赖”和“自高自大者”。一直到1794年,以福克斯为首的反对党还被骂为“雅各宾分子”和“祖国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B. 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C.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尖锐
D. 两党制与内阁制无法并存
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A.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各国君主均未采纳他的主张。
——人民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孔子的学说)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均引自《明夷待访录》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政治理想”。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周游列国、主张未被各国采纳之后,孔子晚年回到了哪一诸侯国?他又以何种特殊方式继续致力于“政治理想”的实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成为“国家正式教义”的标志及其原因。
(3)黄宗羲的思想广受关注,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
①“其所论之民本思想实上继孟子贵民之绝学,下开梁启超、孙中山诸氏民治思想之先河”。
②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咨议机构”、“立法主体”两方面与近代西方民主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你同意哪种观点?若同意①请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若同意②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论证。(只答序号不写理由不得分)
世界体系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其中充满着力量与利益的博弈。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24年 |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关税平等 |
1825年 |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
1842年 | 《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口” |
1849年 | 英国废除《航海条约》,并完全征服印度 |
拿破仑三世时期 | 法国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
1860年 | 英法签订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
——根据人民版《历史必修2》整理
材料三 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世纪的欧洲。……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在最惠国原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相互无条件的最惠国原则只是通行于“(基督教)文明国家之间”的规则,有些最惠国条款明文把第三国写作“其他基督教国家”。
——《“最惠国待遇”的源流及其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形成世界市场的主要条件。
(3)材料三反映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有何变异?结合19世纪中期中英贸易关系中的相关史实,从经济角度说明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两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