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在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体现科技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茫
B. 弘扬了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C. 反映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20世纪初,中国官办报纸兴盛,而民办报纸更是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官办报纸,总数约在150种以上。杂志的兴办亦超过此前势头,上海和日本东京是两个刊行中文杂志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上海有杂志46种,东京有杂志34种。这反映了
A. 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留学教育有力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C. 中国新闻媒体获得了自由传播信息的权利
D. 新闻出版和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和《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两份文件,要求把过去撤销或合并的农村供销合作社恢复起来,允许个体手工业者自产自销,自由支配个人的收入。这些做法
A. 是对三大改造的继续深化
B. 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 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
D.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千夸特)/年均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 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 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下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 出处 |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 汉《仁年律令告律》 |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 《唐律疏议斗论律》 |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 《大明律》 |
亲属相为容隐 |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
A. 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 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D. 法律的儒学色彩加强
万历《通州志》记载,以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以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这折射出明代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奢侈之风的盛行
C. 社会等级的垮塌
D. 自然经济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