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初,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初,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1944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自16世纪中期起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采用了哪些经济手段来扭转这一局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标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

 

 

(1)原因:封建经济高度发达,中国手工业产品畅销国际市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手段: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对华输入鸦片;勒索清政府大量赔款;与清政府协商关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2)有利条件:英国率先建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市场;通过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差异:美国主张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英国主张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共同点: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原因:英国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发展趋势:体系化、制度化。 (4)认识: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反映了国际商贸发展的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信息从封建经济高度发达,中国手工业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以及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回答。手段:依据所学从对华进行商品输出、输入鸦片、勒索清政府大量赔款、协商关税以及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回答。 (2)有利条件: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英国率先建立并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以及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回答。 (3)差异:依据材料三“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可知美国主张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依据材料三“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的信息可知是英国主张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共同点:依据所学可知英美都是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原因: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英美经济实力变化回答。发展趋势:依据所学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可知是体系化和制度化。 (4)认识: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反映了国际商贸发展的需要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共同核心是什么?

(2)根据图二,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 现代主义

B. 印象派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A. 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 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 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D. 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查看答案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查看答案

1919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一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 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 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 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