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

 

(1)外部因素:工业文明的挑战及冲击。(2分) 内部因素:俄国:农奴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2分) 日本:幕府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面临全面的危机。(2分) (2)特色: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2分) 成效:迅速成为亚洲强国,摆脱了民族危机。(2分) 【解析】 试题 (1)该问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打败;而日本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两国都面临着工业文明的挑战即冲击。就内部因素而言,俄国的农奴制阻碍社会的进步;日本的幕府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俄国改革是在沙皇政府主持下,废除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基础上进行;“脱亚入欧”。它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6世纪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9世纪初,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1944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自16世纪中期起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19世纪上半期西方列强采用了哪些经济手段来扭转这一局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标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二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共同核心是什么?

(2)根据图二,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其职责是什么?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画家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自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悲凉。”该画家所属的流派是

A. 现代主义

B. 印象派

C. 现实主义

D. 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A. 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 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 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D. 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查看答案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