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哥伦布的发现成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样说的理由是地理大发现
A. 加快了工业文明的传播
B. 拓展了欧洲的世界市场
C. 开启了人类全球化进程
D. 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据此可知
A. 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 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C. 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
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 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1500~1800年间,“‘中国贸易’造成的经济和金融后果是,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这也确实表现为商业上的‘纳贡’”。材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外贸的经济目的明显
B. 交往带有一定的掠夺性
C. 工场手工业极为发达
D. 在贸易中居于有利地位
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