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B.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
D.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C.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夏商的史官在职责上是史巫合一,既掌管天文术数,为统治者提供宗教式预言。又保管典籍、记录时事;周代史巫开始分离,史官被定位在“掌官书以赞治”的官僚位置上,以上史官角色意识的变化
A. 反映出周代王权与神权实现脱离
B. 影响了后世对历史记录的认识
C. 取决于中央官僚机构职能的调整
D. 体现了周代政治理性化的趋势
周代的乐舞,经常出现在各种政治、宗教仪式中,主要表现武王伐纣、平复南国等史事,是贵族子弟年幼时学习的必修课。这表明周代的乐舞
A. 具有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
B. 形成重视传承的社会风尚
C. 满足官僚政治的文化需要
D. 开创乐舞追颂功德的先河
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A. 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 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下图是唐至清安徽境内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安徽
A. 科考状元人数名列全国前茅
B. 两宋时期科考状元显著增加
C. 科考变化的趋势受理学影响
D. 经济思想文化发展变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