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

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 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A项正确;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他们接受的康梁的维新思想,通过改良救国的思想,说明他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故B项错误;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不是在1900后,故C项错误;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 洋务派任人唯亲

B. 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C. 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D. 舰队数量的过多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查看答案

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些记载可用于解释当时中国制造业

A. 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B. 实现流水作业

C.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瓷器质量提高

 

查看答案

东汉尚书台、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 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D.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