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年代,国企流行“包”字发展,放权让利。通过明晰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1992年以后国企改革朝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进。国企改革保证了经济稳定运行,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束健全等问题。

——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上任伊始采取经济应急措施,推行“百日新政”,但本身的诸多不足,使经济难以真正复兴。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背景和主要进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百日新政”作用有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和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改革的异同。

 

 

(1)背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或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冲击);国企传统体制走向僵化。 主要进展:企业推向市场;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所有制改革。 (2)新政措施存在缺陷;美国经济积重难返(或弊端丛生);世界经济秩序混乱;社会矛盾复杂交织;美国国内抵制国家干预。 (3)同:社会制度不变,经济体制转型;利用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法制配套,理论影响深远;逐步探索推进,取得巨大成就。 异:中国:农村率先突破,然后转向城市;注重下放权力,加强市场调节;坚持社会主义,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美国:金融领域开端,工业改革为主;加强政府干预,防止无序竞争;维护资本主义,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和私有制。 【解析】 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可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或可以答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冲击;“但存在配套改革滞后、约束激励机制尚束健全等问题”可知国企传统体制走向僵化等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加快推进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小问,根据材料“推行‘百日新政’,但本身的诸多不足,使经济难以真正复兴”可知新政措施存在缺陷;罗斯福“百日新政”作用有限的原因还有美国经济积重难返,弊端丛生;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混乱,直接影响罗斯福“百日新政”的作用;这时期社会矛盾复杂交织;除此之外,美国国内抵制国家干预导致罗斯福“百日新政”作用有限的重要原因。 第(3)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和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改革都是对社会制度的局部调整,社会制度不变,经济体制转型;都利用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都注重法制配套,其理论影响深远;逐步探索推进,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对两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重要影响。但中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农村率先突破,然后转向城市;注重下放权力,利用货币市场关系,加强市场调节;坚持社会主义,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而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改革金融领域作为开端,工业改革为主;加强政府干预,防止无序竞争;维护资本主义,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和私有制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纳德-芬德利在《强权与富足》中指出:“一战、二战、冷战表明,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这说明,战后以来国际自由贸易机制的建立

A. 有效消除了战争根源

B. 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

C. 保证了全球共同发展

D. 有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查看答案

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

A. 新政妨碍国家工业化

B. 斯大林体制符合苏联国情

C. 集体农庄的弊端显现

D. 苏联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 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

C. 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 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 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 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 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 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查看答案

1956年9月,陈云提出“主体”与“补充”思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 正在探索经济管理体制

B. 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试图逐步恢复市场经济

D. 鼓励私营经济的独立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