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其前提是苏联
A. 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B. 试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C. 对美国不断退让和妥协
D. 政治改革过于激进和西化
1978年埃及总统萨达特获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为: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当中东地区的和平英雄难上加难。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与此相符的是,他
A. 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
B. 开启了埃、以和平谈判
C. 成功调解两伊之间矛盾冲突
D. 规划“中东和平路线图”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核战争危机笼罩世界。最终苏美达成协议,分别撤走部署在古巴和土耳其的导弹。之后苏美首脑间的“热线”电话投入使用。两国对此次危机的处理
A. 是危机防控机制完善的结果
B. 表明“冷战”出现新形式
C. 体现保障根本利益下的妥协
D. 促使美苏由对抗走向合作
1961年,肯尼迪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他指责前政府正在“输掉”冷战,声称必须革新美国的外交政策,明确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这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A. 基于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
B. 是对苏联实力变化的回应
C. 导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D. 推动美苏争霸趋向于缓和
1950年12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指出:“我们的主要敌人不是中国,而是苏联。我们如果被纠缠在亚洲,俄国就会在欧洲放手干起来。”杜鲁门在整个朝鲜战争过程中,也从来没有忘记“美国的主要敌人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宫里”。这表明
A. 美国战略重心转向苏联
B. 欧洲是冷战中美苏争夺的重心
C. 美国准备改善对华关系
D. 朝鲜战争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二战后,针对当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派仇杀,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说:“我是印度教徒,我也是穆斯林。”材料表明甘地
A. 主张各教派和睦相处
B. 倡导印度宗教统一
C. 放弃对印度教的信仰
D. 实现了两大教派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