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战场上,中国伤...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战场上,中国伤亡的总数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还多。对此,日本也不得不承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中国一崩渍,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摘自编《论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有些国外历史学家,或者由于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或者囿于“欧洲中心论”和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的束缚,不能也不愿承认中国抗战的应有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者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陆学者只讲解放区的抗日战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否定多肯定少;台湾学者虽然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了不少研究,但诬蔑共产党游而不击。

——摘编自赵文亮《20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国外历史学家这种态度的原因。

 

 

(1)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抗战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要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原因: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存在着政治偏见;西方“先欧后亚”战略,降低了中国战场的地位,大大限制了中国战场作用的发挥;中国学者忽视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混淆了世人视线,淡化了中国战场的作用;长期的战争消耗,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抗战力相对衰竭。 【解析】 (1)结合所学,中国的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由材料 “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可见中国抗战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要战场;由“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战场上,中国伤亡的总数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还多”可见,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由材料“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可见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甚了解;由材料“不能也不愿承认中国抗战的应有地位”,可见存在着政治偏见结合所学,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势力习惯性把欧洲作为主战场,忽视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由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者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见中国学者忽视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由材料“大陆学者只讲解放区的抗日战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否定多肯定少;台湾学者虽然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了不少研究,但诬蔑共产党游而不击”,可见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混淆了世人视线,淡化了中国战场的作用;再者,中国抗日战争经过长期的战争消耗,国力衰竭,影响力相对较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乡绅治理是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基层自治形式,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秦汉社会,各级行政权锐减且力有不逮,因此地方事务几乎由乡绅阶层负责。一般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地理、交通、距离等客观原因致使乡村社会的治理并不依赖皇权!尤其是在秦汉大一统社会形态成型后,广阔的地域与层次分明的官僚结构使“皇权不下县”的思想流传下来。……中国古代乡绅在才学和名望上都是乡村中的佼佼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等文化思想一直为士子们所恪守。因而乡绅成为普及知识,教化于民,淳民品性的中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央教化、管理地方的行政开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村是国之命脉,是国家赋税、兵源、徭役的重要承担者。

——摘编自毛光霞《秦汉转型时期乡绅治理的功能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乡绅治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乡绅治理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刊行于1617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现象,戏剧梗概如下:

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睡梦中遇见一书生柳梦梅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梦醒后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城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京城。柳梦梅在京城应试后考中状元,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皇帝感慨二人的旷世奇缘,于是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戏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早在18世纪末在大西洋沿岸建成了纽约等主要城市。19世纪初,又先后建成了芝加哥等一批中部城市。19世纪中期以后,又在工矿业区、交通枢纽及太平洋沿岸建成了旧金山等一批重要城市。1840年以前的美国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东北部及大西洋沿岸地区的增长;1840年以后的10年中,中部地区的都市化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太平洋沿岸从1850年至1860年,该地区城市化增长率陡增12%。这大致体现出了美国城市发展自东向西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于云汉《近代城市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与美国城市化的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1893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6.0%,而长江下游区为10.6%;岭南区为8.7%;东南沿海区为6.4%。与东部沿海对照,内地城市发展停滞,如西安自近代开端至1920年,人口由上百万降至20万。东部沿海城市化进程是以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前提的。与之相伴随的是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及近代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政府调整政策,为城市化的到来营造了必需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历史性转折。

——据陶炎武著《试论中国近现代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两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近代城市化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化出现历史性转折的因素。

 

 

查看答案

新兴市场平均购买力GDP占全球比重由1990年的39.7%上升到2006年的48%。1991年到2000年的1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以平均5%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同期发达国家发展最快的年份为3.9%。这反映了

A. 发达国家经济衰落

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 经济格局逐渐变化

D. 新兴市场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造成这种不同体验是因为

A. 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

B. 历史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C.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D. 分析问题阶级立场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