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工业部门 | 国营经济 | 私营经济 |
水电工业 | 89% | 11% |
冶炼工业 | 90% | 10% |
机器制造业 | 73% | 27% |
化学工业 | 75% | 25% |
饮食品工业 | 23% | 77% |
服饰品工业 | 8% | 92% |
A. 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B.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D. 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1932年10月,鄂豫皖“剿匪”总部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规定:“限制每一业主所有田地面积之最高额自一百亩起至两百亩止”,“对超过最高额部分之田租,应依累进法征收其所得税。”这一规定
A. 从根本上触及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旨在遏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C. 践行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D.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B.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C. 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 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 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 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 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 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著作 | 作者 | 时间 | 记载内容 | 历史结论 |
《农政全书》 | 徐光启 | 明代 | 在中国最早称呼其为“玉米” | 玉米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 |
《金瓶梅》 | 兰陵笑笑生 | 明代 | 提到过“玉米面鹅油蒸饼”的做法 | |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 黄邦和 | 现代 |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 |
对上表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B. 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
C. 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D. 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