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沙皇专制
B. 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样式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二月革命的爆发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世界历史》是我国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成为世界史学科的重中之重,截止2012年.共刊载526篇美国史论文,约占《世界历史》发表论文数的近八分之一。下表是对美国史论文发表的统计:
时间 | 论文数量 | 研究内容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 148篇 | 外文44篇,政治45篇,对美国史研究方法和路径的19篇,奴隶制度11篇,经济11篇,移民6篇,战争4篇,思想文化、城市发展、妇女、社会、西部和南部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 |
1990年以后 | 138篇 | 外交38篇,政治32篇,对美国史研究方法和路径的20篇,移民, 战争,经济的研究软思想想文化,妇女,西部和南部的成果要多。 |
21世以后 | 240篇 | 外文80篇,政治31篇,对美国史研究方法和路径的39篇,城市20篇,经济17篇,移民16篇,社会13篇,思想文化11篇,西部和南部5篇,妇女4篇,环境4篇。 |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三十多年来美国史研究的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合理充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土——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責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四: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请回答问题:
(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所希望建立的理想社会。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盂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及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景,
(3)材料四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
B. 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C. 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
D. 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
二战后,西方学术中关于“国家构成了社会行动的自然的、甚至是最重要的边界”的假定和“依照国家边界所定义的单位来组织社会知识的方法”遭到广泛的质疑。这一学术趋向的背景主要是
A. 结盟对抗成为冷战时代主流
B. 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合作加强
C. 西方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变化
D. 民族解放运动瓦解了殖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