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以来,士人以“科第为先”,官员“耻于为末”,但到了明中叶以后,封建官僚们逐渐抛弃了“重本轻末”的传统观念,加入到经商的大潮中,甚至出现“无官不贾”的局面,这种现象
A. 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
B. 反映理学的价值观被彻底否定
C. 容易导致封建政治的腐败
D. 表明世人改变了对商人的看法
下表是关于科举制创立的几段历史叙述,由此可知
依据 | 历史叙述 |
韩国磐《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 | 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房玄龄本传记载玄龄18岁“举进士”,并参照房玄龄基碑的记载,推断“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时,房玄龄被举为进士。"因此,进士科应该是在开皇十五或十六年(595或596年)时已经出现 |
毛礼锐等的《中国古代教育史》 |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这便是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 |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 |
何忠礼《科举制起源期辨析》 |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诏书,“正式开创了科举制的先河”。他的结论是:“从南北朝后期起,科举制已逐步萌芽,正式形成制度,应该是在李唐。” |
A. 科举制度在隋朝时期已经创立
B. 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
C. 科举制度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
D. 史学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记载:“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据此可知,东汉时的太学
A. 发挥了一定的與论监督职能
B. 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C. 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D. 限制了君主的集权
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B.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 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 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1)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谈谈“私人工商业有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