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D.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撰写7篇《共产党宣言》序言,主要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是否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排除A;材料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而不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排除B;C项说法错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利于指导工人运动,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严重性主要是指

A. 满清政府主权完全丧失

B. 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出现

C.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 促使了中国沦为殖民地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德国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依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帝国国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45年立法允许平民与贵族通婚,公元前326年确立禁止债务奴隶制的法律,公元前287年立法赋予平民担任各种官职的权利。这说明

A. 罗马建立雅典式民主制

B. 立法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C. 平民掌握国家立法大权

D. 《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削弱

 

查看答案

唐贞观年间有个铁规,“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念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有效防止了君昏臣佞现象

 

查看答案

周代礼治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该秩序表明西周

A.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B. 出现“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C. 始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

D. 礼乐制已经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