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联合国大会之后,尼克松意识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1970年,美国被调查的33份主流报纸中,有27份报纸“直率地表示支持让北京获得席位”。由此可见
A. 中美关系已开始实现正常化
B.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C. 美国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D. 国际社会需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新全球史》写到“中国……新的政治制度在1954年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新的政治制度”是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人民民主制度
D. 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来消耗敌人,以便培养国力,伺机转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据此可知此指导方针
A. 增加了中国对日投降的倾向
B. 两党在抗战路线上基本一致
C. 直接导致了相持阶段的到来
D. 有利于正面战场的抗日斗争
1931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这说明
A.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程度
B. 标志着中华苏维埃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C. 党能够根据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土地政策
D. 这些法律完全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1995年,俄共在党纲中指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执政的资产阶级和地主联盟完全丧失能力的情况下保存民族国家唯一现实的机会”。俄共认为十月革命
A. 使俄国成为一战中的战胜国
B. 意图是保存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
C. 推翻了软弱的资产阶级政府
D. 支援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进行斗争
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
A. 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D. 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