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C.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D. 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1873年唐廷枢上任,在短短三年间,招徕商股、整章建制、购买洋船、开拓海内外航线,使招商局的航运事业蒸蒸日上,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一定程度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C.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实践求索
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75年,出台第一部《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以上英国历史上的改革最能反映
A.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B. 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
C. 立足改善民生进行改革
D. 开始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该国的商船吨位占当时欧洲总吨位的3/4,拥有15万艘商船,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挪威的木材、丹麦的鱼类、波兰的粮食、俄国的皮毛、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纺织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等,大都由该国商船转运,经该国商人转手销售。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16世纪的西班牙
B. 19世纪的英国
C. 18世纪的美国
D. 17世纪的荷兰
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 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
C. 古代中国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深远影响是
A. 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
B. 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D. 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