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做出了12%的贡献

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论述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解析】 (1)影响:根据“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结合所学得出,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举措:根据“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得出建立经济特区。 (2)主要内容:根据“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结合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分析解答。 标志事件:根据“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3)主要成就: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不断增长的数据得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启示:综合材料,分别从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统治的最大帮手,是阻止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如学者任继愈就将宋明理学看成科学发展的对立面.后来又有学者认为,儒家对中国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贡献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学著作,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提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或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就所定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定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引进两方先进文明成果,“求真理于世界”,努力探索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之道,并从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三: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四: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时期分别有那些阶级或阶层提出什么思想并指导了什么代表性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4)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A. 遭到了普遍反对

B. 忽视了道德教化

C. 最终必然会失败

D. 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查看答案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

A.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B. 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C.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 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一位士大夫在日记中谈到:“现在以下乡开化为宜,论悯其愚,不忍不教;欲资其力,不得不教。且官场之因循,世家之骄奢,市侩之油滑,名士之贵重,无可与成事者。”这反映了

A. 维新人士欲借民间力量而推进改革

B. 近代先进中国人逐渐关注底层民众

C. 封建官僚意识到农民和自身的不足

D. 当时社会变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