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苏城机户(工场主)多雇人工织。机户靠手中的资本、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雇工),“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匠(雇工)“计日受值”或“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据《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二 清朝雍正帝时“因用兵西北,恐漏泄机密”,故设军机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清朝雍正帝说:“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鸦片战争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摘编——整理自赵尔撰《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在当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
以下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描述正确的是
A.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随即流行
B. 恋爱自由与婚姻自主是清末民初风尚
C.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政治色彩
D. 改良旗袍成为了城镇女性的日常着装
《民报》成立后,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主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由材料可见报纸的功能之一是
A. 娱乐百姓大众
B. 宣传政治主张
C. 发布外贸商情
D. 传播时事新闻
中兴矿局是中国人自办的民族资本独立经营的大型煤矿。至20世纪三十年代,中兴煤矿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矿,1936年原煤产量达182万吨,堪称“中兴”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内,中兴矿局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政策的推动
B. 国家民族独立的实现
C. 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
D. 爱国热情与实业救国
1912—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阶段促使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 外部国际环境和平安定
B. 清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C. 国民政府发展民族工业
D. 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 棉纱 | 棉布 |
1872年 | 5万担 | 1224.1万匹 |
1881年 | 17.2万担 | 1493.1万匹 |
——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A. 中国农业原料大量出口
B. 中国已成为世界生产强国
C. 民族工业处于黄金时期
D. 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