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 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B. 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 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D. 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 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 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 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A. 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 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 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 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