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诗中体现出制约小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技术落后
B. 租税负担沉重
C. 自然条件限制
D. 生产规模狭小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A. 铁犁牛耕发展的过程
B. 古代播种方式的变革
C.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D. 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官”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职业文官。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文官制度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日趋成熟。特别及隋唐以后,封建政府录用官员所采取的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度,更使中国的文官制度缘于完美,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文官的录取、任用、考核、回避、阶制、奖惩、抚恤、待遇、退休、保障及激动的规范与制度。……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官制度对东方邻国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戴小明《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村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当时英国文官体制不仅存在着18世纪文官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而且继续膨胀。1830年,边沁发表了题为《用最小的费用发挥官吏的最大能力》的论文集,在抨击政府管理低效、腐败的基础上,提出考试任用方法录用职员;在《宪法典》一文中,对官吏的任用、薪俸都作了详细论证。全面整顿、改革文官制度已是势在必行。
——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亚非拉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这些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账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万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D. “冷战”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