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
材料二 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实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几,又何待言!
——《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主张?
(3)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请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 “9·11”事件
B.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C. 苏联解体
D. 不结盟运动兴起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这是人们在欢庆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不结盟运动
C.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A.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