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

1961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量是4050万吨,与1959的6740万吨义务交纳粮食相比,这个数字大大下降了,农村保留的产量份额上升到82.5%。由此可见

A. “大跃进”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 “二五计划”实施加剧了农业的劣势

C. 农村的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得以缓解

D.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倾向于以农业为重

 

C 【解析】 题干中的材料显示1961年我国对农村征购的粮食数量大大减少,这是因为当时正面临着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之前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措施的实行,农业为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导致积累较少,所以消费较少,而题干中的变化则会使得农村消费急剧下跌的态势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故选C;大跃进时期,农业发展收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A错误;1960年开始我国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农业发展的劣势有所缓解,故B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开始注重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但并不是以农业为主,故D也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举行多次谈判,达成了中英两国互派代办的建立半外交关系的协议。随后在英方邀请下,中国还组织代表团对英进行了贸易访问。这一活动反映出当时我国外交方针

A. 由一边倒转向多边领域

B.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 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准则

D. 跳出了意识形态的范畴

 

查看答案

据资料统计,我国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49年的1.9倍,从1949年到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21.1%,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平均每年增长34.8%;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平均每年增长15.3%。这些变化

A.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完善基础

B. 表明国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C. 为向计划经济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

D. 显示出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

 

查看答案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通过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

①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查看答案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