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材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其发行人多为邸吏、使臣、书店主人等,内容有真有假。明清时期,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刊发的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报房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作为盈利性质的商业报纸,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呈现出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

——摘编自潘小露《宋代“小报”与明清〈京报〉比较》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

——摘编自王鑫宏《晚清民间办报高潮与清政府官方应对》

材料三  近年来,人类逐渐步入了个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信息进行自由的采集、过滤、加工并传播给他人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的自媒体以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主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摘编自张爱军、秦小琪《自媒体传播与公平正义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民间报刊的变化,并说明民间报刊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中国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媒体发展的意义。

 

 

(1)变化:非法到合法;技术、管理等更具专业化;内容更真实。 作用:反映民众诉求;推动民间报业市场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信息交流与传播,开阔国人视野;报业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嬗进的趋势。 (2)维新变法;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3)推动传统媒体的不断变革;讯息来源和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便捷;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宋代“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明清“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从创办到管理,从内容到审核等方面归纳。作用:应用材料一中的“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盈利”性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办报人到读者,从市场到未来发展,从传媒到社会整体进步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历史背景:从材料二中,“ 1874年”王韬开创“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进行维新思想的宣传,多人响应,各地“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结合所学相关“19世纪末”中国历史知识,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传媒事业发展的背景因素。 (3)意义:从材料三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自由的采集、过滤、加工并传播给他人”,“以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主体”,“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等信息,结合所学史实,根据自媒体的特点,发展和内容等,就其对当今经济、文化、思想、教育和生活等方面,分析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该漫画表明

 

 

 

A. 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

B. 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C. 苏攻美守态势已成定局

D. 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

 

查看答案

18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一措施

A. 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

B. 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

C. 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

D. 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

 

查看答案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这表明他

A. 提倡自由平等

B. 推崇三权分立

C. 主张社会契约

D. 反对代议制度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当遇有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必须按照预先编制的财富名次榜捐款。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B. 自然灾害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

C. 法律重视城邦利益至上的精神

D. 道德品质与公民权益高度一致

 

查看答案

1961年,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农民提出把田地包给社员耕种,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制度。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 拉开农村体制改革序幕

B. 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C. 巩固了人民公社化体制

D.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