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 奉行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
B. 全面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C. 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D. 发展南南合作,反对大国霸权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指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由此可见蒋介石
A. 仍抱有和平解决战端的希望
B. 尚未意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C. 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产业资本状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A. 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
B. 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
C. 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
D. 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逐渐合法化。老百姓“富家以财,贫人以驱,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殆天子之南库也”。据此可知
A. 明朝始终奉行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
B. 对外贸易有利于改善国计民生状况
C. 福建地区是明清对外贸易主要通道
D. 私人海上贸易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B.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C.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