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
A. 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 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 宋代印刷业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兴起
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
A. 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
B. 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
C. 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D. 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
韩非子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交易),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即使是父子也用计算之心相待。”这反映出韩非子
A. 反对用礼乐制度规范人伦关系
B. 强调社会关系中重利的价值观
C. 重视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D. 提倡用买卖关系处理社会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材料三:过去商品紧缺,购物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任你挑选。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进步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试简要加以评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经济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粤铁商,咸丰年前销售甚旺,近(同治十一年)则外洋铁价较贱,中土铁价较昂,又粗硬不适于用,以致内地铁商十散其九。……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的主要出口物中,茶叶由1871年至1873年的1022159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1055064公担;……棉花由1871年至1873年的8486公担,发展到1891年至1893年的290417公担。这种变化加上国内资本主义企业日渐发展的原料需求,又带来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杭、嘉、湖之丝;浙、皖、闽、赣、湘、鄂之茶,一时风起,蔚为大观。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
(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 | 厂名 | 所在地 | 创办人或主持人 | 资本(元) | 工人数 |
1863 | 洪盛机器碾米厂 | 上海 |
| 6000 | 8 |
1872 | 继昌隆缫丝厂 | 广东南海县 | 陈启源 |
|
|
1875 | 程恒昌轧花厂 | 江苏奉贤 |
| 206000 | 224 |
1878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天津 | 朱其昂 |
|
|
1879 | 裕昌厚丝厂 | 广东南海 | 陈倠樂 |
|
|
1879 | 机器轧油厂 | 广东汕头 |
|
|
|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三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族资本工业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三中的“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影响。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