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们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何种观点并说明其理由。

材料三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3)据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并简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1)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理由: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观点二:”大妥协”有积极作用,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 理由:结束了清王朝君主专制的统治;避免列强干涉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维护了革命成果,保存了革命力量:适当的”妥协”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 (3)创新:建立抗日各阶级联合专政,实行”三三制”。 意义: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有利于团结各阶级、阶层共同抗战,有利于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 (1)根据“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结合所学,分别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2)观点一:根据“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得出大妥协是消极的,是革命不彻底的表现。 理由:根据“大批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得出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 观点二:根据“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得出“大妥协”有积极作用,是革命派的斗争策略。 理由:根据“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分析得出结束了清王朝君主专制的统治;避免列强干涉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维护了革命成果,保存了革命力量:适当的“妥协”有利于革命形势的发展。 (3)创新:根据“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得出建立抗日各阶级联合专政,实行“三三制”。 意义:根据“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分析得出: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有利于团结各阶级、阶层共同抗战,有利于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民国五年

民国六年

民国七年

民国八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

29

23

 

 

材料二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三  漫画《财神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把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农业改革是其“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49,到1932年2月下降为57,由于谷物价格不敷收割和运输的费用,因而任它腐烂在田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农场收入迅速下降。

——童有好《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

材料二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三  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次农业遭受严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在金融业和工业方面的重要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查看答案

“全部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私有制被铲除,私人资本主义被消灭,金钱已失去作用,物质财富的平均分配代替了资本主义的商业……只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成为天堂”。这反映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查看答案

1843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主编托马斯·奥克利通过统计当时各阶层死亡的平均年龄,发现英国居民死亡的平均年龄工业区明显低于农村地区、技工阶层明显低于其他阶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农村地区经济落后    B. 工业革命导致工业区医学落后

C. 技工工作劳动强度大    D. 工业革命导致技工生存条件恶化

 

查看答案

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新一届部分国家领导人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其部分目录如图,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A. 清算“文革”的“左”倾错误

B. 展现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

C. 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 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