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提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合所有...

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提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合所有的人。”到了6世纪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里论及万民法和市民法的关系,他说:“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改变不了万民法的规则”,这说明此时

A. 万民法确立了与自然法相似的法律地位

B. 西塞罗的法律见解在东罗马时期被推翻

C. 市民法在罗马法发展史上始终居于核心

D. 自然法的适用范围大于市民法和万民法

 

A 【解析】 由材料“西塞罗提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规则,它与自然相吻合,适合所有的人’”可知,自然法是高级法,是永恒不变且适用于所有人的,这就确立了自然法在法律上的最高地位,而6世纪的盖尤斯认为“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改变不了万民法的规则”,说明万民法的适用范围广并蕴含普世价值,体现了自然法的普遍性,使得万民法具有了和自然法相似的高级法的地位,故选A。万民法中蕴含了自然法的某些普世价值,故才会出现后世法学家“万民法即自然法”的看法,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在盖尤斯时期,万民法的地位要高于市民法,排除C;万民法在6世纪已经取得了和自然法相似的法律地位,适用范围同样非常广泛,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部分城市人口数的调查统计,据其可判析,此时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数变动情况(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

 

A. 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

B. 工商业调整导致人口迁移

C. 计划经济调整了工业布局

D. 重工业发展改变经济结构

 

查看答案

1944年,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向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而中国的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向题”。这反映出此时的中美两国社会

A. 将报纸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

B. 在素质教育方而的差异很大

C. 都注重政治导向和家国情怀

D. 受战争的创伤程度并不相同

 

查看答案

“(辛多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土阶级思想……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基于这一认识,陈独秀

A. 主张完全变革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

B. 呼呼彻底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C. 在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 由激进民主立场转而支持工农斗争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维新运动时非常推崇顾炎武,认为顾是清代学术的第一人。同时期的谭嗣同认真地研究王夫之的著作,称“惟船山先生为纯是兴民权之微旨,次则黄梨洲之《明夷侍访录》亦具此义,顾亭林之学殆死足观。”相比之下,谭嗣同更强调

A. 继承发展清初学者的朴素民主思想

B. 以实学来取代空谈变革的不良风气

C. 积极寻找可以真正实现共和的方法

D. 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上的儒家学说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盛行永佃制,地主占有“田底”,向佃农收租;佣农占有“田面”,可永久使用土地。“田面”可继承也可出租或出售。这种情况反映出当时

A. 农民土地私有制开始成为主体

B. 部分农村的人身依附松弛

C. 土地产权交易在南方比较繁多

D. 乡间剥削关系受严重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