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越南抗法战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越南抗法战争后期,法国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越军为粉碎这一企图,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以武元甲为总指挥,集结四万余人南北合围奠边府。战役从1954年3月打到5月,法军死亡1.6万余人,法方飞机被击落62架,将军被俘,战役以越方胜利告终。此战被称为越南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武元甲指出:“这一伟大胜利带来了越南北方的解放,为日内瓦会议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尊重越南及其邻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融上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奠边府战役后,日内瓦会议确立了越南、老挝、東埔寨不受干涉的原则,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迅速提升。虽然这一战役是反殖民主义的独立战争,但在美国看来却并不那么简单,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担心“自由世界”遭到波及。

——摘自刘俊涛《1954年奠边府战役的国际影响分析》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奠边府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奠边府战役的历史影响。

 

(1)法国在印度支那推行殖民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法国遭受严重的战争创伤;越南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的支援。 (2)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相继贏得国家独立;中越关系友好,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增强;东亚东南亚政治格局发生改变;美国在亚洲的“遏制”政策受挫,大力支援南越政权;美越关系紧张,埋下越南战争的隐患。 【解析】 (1)由材料“在越南抗法战争后期,法国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越军为粉碎这一企图,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以武元甲为总指挥,集结四万余人南北合围奠边府”和所学知识,可从法国和越南两个角度来分析。就法国而言,法国在印度支那继续推行殖民政策,但是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遭受严重的战争创伤,实力受损,故才会有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的形成;就越南来说,对内是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对外是中苏等国的支援,两相对比故奠边府战役越南获得巨大胜利。 (2)由材料“奠边府战役后,日内瓦会议确立了越南、老挝、東埔寨不受干涉的原则,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迅速提升”可知,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相继贏得国家独立,同时东亚东南亚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改变;由材料“越军为粉碎这一企图,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可知,中国在奠边府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越关系变得友好,国际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越南为社会主义国家);由材料“但在美国看来却并不那么简单,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担心“自由世界”遭到波及”可知,美国在亚洲的“遏制”政策,特别是遏制中国的政策遭遇到重大挫折,开始大力支援南越政权,同时这也为后来的越南战争埋下隐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越

材料  二战后的日本教育改革,是在盟军总司令部的占领、统制下进行的。1945年10月,麦克阿瑟对日本内阁发出指令,实行教育的自由民主化。1946年,美国派出斯托达德为首的使节团考查日本教育,并最终出具了调查报告书。报告书建议,废除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改为颁布《教育基本法》,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改战前的复线教育体制为63学制,促进日本学生留学美国,加强日美在教育文化上的交流。这些建议,之后都得到了实施。除了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美国积极开展了对日本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选择人ロ20万以上的城市开办“民间情报教育局图书馆”,推进“人员交流”,每年挑选日本文化人士赴美进行国际访问。在诸多的教育变革措施中,美国尤其重视对日本历史教育的变革,建议日本大力发展考古学,希望以科学史观来取代之前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皇国”观念。

——摘自勾宇威《论占领期美国对日本的教育政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日本教育变革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对材料中卢梭和马克思的平等观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论题符合题干要求,史实充实,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李大钊把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近代实现大同理想从空想到科学的第一人。他把对“中国向何处去”的现实思考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联系起来,构想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统一的理想社会,并且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具体探讨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具体途径,从而将近代关于社会理想的探讨推进到一个科学的历史阶段。

——编自王松涛《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对全球化本质内容究竟有哪些蕴含,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观念和原则: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第二,“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作万邦”。第三,实行“开户牖”、互学习、兼收并蓄,“携手共进”。第四,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摘编自李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的大同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主要价值。

 

 

查看答案

美国人迈克尔赫德森曾经指出:“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美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从二战后的史实来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把苏联排挤出中国

B. 肯尼迪迫使赫鲁晓夫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

C.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

D. 美国加强区域合作并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查看答案

1938年9月,三个普通的英国人罗斯利、金柏和兰塞姆倡议并发起成立了“联邦协会”(FederalUnion)。他们认为,国际联盟无法在其成员国之间达成协议,即使达成也无力执行,因此英国需要一个欧洲大陆的联邦并在其中居重要地位。他们的这一行动

A. 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 目的是防止战争和维护和平

C. 代表英国政府的负责态度

D. 是面对经济危机的应急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