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列流行语出现于“大跃进”时期的是
A. 义务教育、希望工程
B. 放卫星、超英赶美
C. 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D. 样板戏、上山下乡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 B. 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发起人民公社运动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洋务运动兴起
B. 实业救国思潮
C. 工人阶级诞生
D. 局部抗战开展
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
A. 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B. 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
C. 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
D. 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
A. 《辛丑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南京条约》签订后